2022/12/1 1:40:25
爱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,爱是关系,是你在所爱之人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。
什么才是爱情的真面目
慧晴是护士,每个月只有一周能双休,她期待着和瀚洋的“专属假期”。偏偏,瀚洋总是有事。
这周末,女儿要小学报名,得到学校通知的那一刻,他就拿着手机发愁。果真,慧晴因为这件事和他吵架了。
女儿是瀚洋和前妻阿欣生的,离婚时判给了阿欣,他每个月给2000元抚养费。慧晴在经济方面不太在意,可是,每每涉及时间安排,瀚洋分身乏术时,就免不了争吵。慧晴说:“你连个完整的周末都不能给我,还说什么爱我?你都不爱我了,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!”说完,拿起车钥匙下楼了。
瀚洋守着一桌子菜,一口也吃不下。他想,这些菜都是她爱吃的;再过一个小时,就会播慧晴最爱看的娱乐节目了,两个人说好一起看的。不能陪她过周末,就是不爱她吗?瀚洋迷茫了。
这次婚姻,瀚洋是用力了的。他把上次婚姻的失败,归结为“相亲”认识,不够了解对方。这一次,瀚洋发誓要找个自己喜欢的。当真正爱着一个人的时候,会受对方的喜怒哀乐影响,会因为对方的误解而感到心痛。瀚洋清楚地知道,他是爱慧晴的。但慧晴却轻易地否定了瀚洋对她的爱,瀚洋很沮丧。他没吃东西,直接睡了。
刚睡着,就接到了慧晴的求助电话—她撞车了!瀚洋飞奔到现场,车撞得很惨,好在人没事!慧晴扑到瀚洋怀里,哭着说:“我就知道你会来,我就知道你还爱我!”
仅仅一个晚上,瀚洋就在爱与不爱之间被判定了好几次。他觉得,他心里的爱,和慧晴口中的爱,不是一回事。客观来讲,瀚洋感受到的爱,更接近爱的本质。
北卡罗来纳大学Fredrickson教授用十几年的时间研究情感和身体的关系,通过神经和激素的变化推测爱的成分,最后把爱定义为一个个“发生了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”。爱的本质,是不连续的、断裂的、前后不一致的存在。所以,每时每刻的爱是很难存在的。相反,当我们说“我爱你”的时候,是指我能够通过现在的互动感受到爱。
爱与不爱,是可以选择的
瀚洋觉得,自己在这一段婚姻中,确实更加成熟了。他看清了自己的困境,也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累。慧晴想要一种持续的爱,如果拒絕她一次,就是“不爱”了。瀚洋心中的爱却比这复杂。作为情感中的付出者,他觉得爱一个人,就是对她好,尽量为她考虑,在为对方付出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同等的愉悦。
如果说,爱存在于一个个微小的瞬间。那么,它也可能因为一个个细小的、不和谐的互动而泯灭。瀚洋忽然明白,他的第一段婚姻,所谓的不够爱,是因为不会好好相处。那时候,他们总是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,总拿最坏的一种可能去推测对方。
瀚洋的妈妈工作比较轻松,非常顾家。恰巧,亲戚介绍了同样是文员的阿欣给他认识,所以一开始,他对阿欣的好感主要来自职业。但是,婚后阿欣却总是忙于工作,瀚洋非常不满意。刚结婚时,两人约好轮流做饭。瀚洋做饭时,总是早早就开始准备,挑选食材,搜各种做菜视频,每次都能出几样新品。而轮到阿欣时,却总是买点儿半成品对付一下,连续3天吃同样的菜。
瀚洋感到受伤,觉得妻子不关心自己。有了孩子,两人的分歧就更多了。孩子发烧了,阿欣总想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,瀚洋却觉得先观察一下比较好。于是,阿欣埋怨瀚洋“不关心孩子”,瀚洋指责阿欣“沉不住气”。
瀚洋承认,阿欣虽然对自己不够上心,但照顾孩子很细致。可是,她要求别人都按照她的标准来对孩子,瀚洋又觉得没必要。于是,阿欣的指责越来越多,瀚洋也不再愿意回应阿欣的需要。两个人的相处中,“善意”和“感动的瞬间”越来越少,两个人都不愿意再付出感情。
原来,爱与不爱,区别也只在一瞬间。互动时,如果捕捉到的是对方的善意,能够为对方着想,那就是爱。相反,如果用恶意推测对方的所作所为,再多的爱也会被磨平。所以,爱不仅仅是要对他好,也要想着他的好。
如此说来,爱不仅仅是一种感受,也是一种能力,是我们用宽容的态度去包容和理解伴侣的能力。
留住爱、创造爱,让我们练习相爱
我们可以把爱的能力想象成肌肉,有的人天生肌肉发达,有的人不发达,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高。同样,爱也可以练习,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“经营爱情”。
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心理学家SandraLangeslag,用实验论证了“爱情是可以管理的”。实验中,她要求一组参与者拿着伴侣的照片进行积极的思考,另一组参与者则进行消极的思考。结果发现,进行了刻意的思考后,前一组对伴侣的爱意增强了,迷恋程度也有所增加。相反,另一组实验对象对伴侣的爱意减少了,晚正电位的脑电波(LPP波位,用来预测爱情)的活跃程度也在降低。
由此可见,爱的能力受思考方式的影响,那么怎样去提高爱与被爱的能力呢?
检验一个人爱的能力,要看他是否能从历史中寻找美好。如何看待过去,决定着两个人的相处会不会顺利。每次和慧晴吵架后,瀚洋都感叹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,但他也会试着问自己,“当时,我为何会爱上她?”于是,关于妻子的温暖记忆会重新浮现眼前。慧晴不在意瀚洋有过一段婚史,总是在自己父母面前很小心地维护着瀚洋的尊严。那些美好记忆,就是爱过的最好证据。所以,当我们感受不到爱时,可以试着从记忆里提取一些相爱的片段,然后用一种正面的态度看待现在的相处。
那么,如果两个人之间的爱意蓄积得不够,或者因为一个人爱别人的能力差,使两个人的关系受到了打击,又该怎样练习为爱解困呢?有这样一个原理,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既爱着对方,又恨着对方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分步骤思考,重燃对对方的爱意。
当我们感受到激烈的矛盾时,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的感受,自己为何如此难过?慧晴不让瀚洋帮孩子报名,瀚洋觉得,在他愤怒的情绪中夹杂着很多“内疚”。“平日,我不能陪在女儿身边,我不是一个好爸爸!”这种感觉压垮了他。所以,他才会激烈地和慧晴争吵。有了这个意识,他才明白,把所有责任都让慧晴来背,是不公平的。
自我反思后,就可以开始思考伴侣的正面特质了。比如,慧晴虽然很黏人,但她很随和,多数时候,她愿意尊重伴侣的决定;她虽然比较爱吵架,但这个人很单纯,有什么说什么,不用费心猜测。有了这些正性的思考,瀚洋发现,自己对慧晴的感情又慢慢回来了,这就是正性思考的魅力。
既然爱是一种能力,那么当这种能力受到阻断时,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让爱情重新通电。夫妻间一起回忆鼓励他们做出结婚决定的美好瞬间,一同分享对未来的美好期望,或者在内心中对伴侣进行正性思考……这都在锻炼相爱的能力。
原来,知道爱存在于一瞬间,并不会打破我们对爱情的幻想,反而让我们更珍惜相爱的感觉,并作出更多对爱情有益的行为。